狄明府(博济。一作寄狄明府)拼音版
作者:杜甫
朝代:唐朝
- 狄明府(博济。一作寄狄明府)原文:
- 梁公曾孙我姨弟,不见十年官济济。大贤之后竟陵迟,
浩荡古今同一体。比看叔伯四十人,有才无命百寮底。
今者兄弟一百人,几人卓绝秉周礼。在汝更用文章为,
长兄白眉复天启。汝门请从曾翁说,太后当朝多巧诋。
狄公执政在末年,浊河终不污清济。国嗣初将付诸武,
公独廷诤守丹陛。禁中决册请房陵,前朝长老皆流涕。
太宗社稷一朝正,汉官威仪重昭洗。时危始识不世才,
谁谓荼苦甘如荠。汝曹又宜列土食,身使门户多旌棨。
胡为漂泊岷汉间,干谒王侯颇历抵。况乃山高水有波,
秋风萧萧露泥泥。虎之饥,下巉岩,蛟之横,出清泚。
早归来,黄土泥衣眼易眯。
- 狄明府(博济。一作寄狄明府)拼音版:
-
liáng gōng céng sūn wǒ yí dì ,bú jiàn shí nián guān jì jì 。dà xián zhī hòu jìng líng chí ,
hào dàng gǔ jīn tóng yī tǐ 。bǐ kàn shū bó sì shí rén ,yǒu cái wú mìng bǎi liáo dǐ 。
jīn zhě xiōng dì yī bǎi rén ,jǐ rén zhuó jué bǐng zhōu lǐ 。zài rǔ gèng yòng wén zhāng wéi ,
zhǎng xiōng bái méi fù tiān qǐ 。rǔ mén qǐng cóng céng wēng shuō ,tài hòu dāng cháo duō qiǎo dǐ 。
dí gōng zhí zhèng zài mò nián ,zhuó hé zhōng bú wū qīng jì 。guó sì chū jiāng fù zhū wǔ ,
gōng dú tíng zhèng shǒu dān bì 。jìn zhōng jué cè qǐng fáng líng ,qián cháo zhǎng lǎo jiē liú tì 。
tài zōng shè jì yī cháo zhèng ,hàn guān wēi yí zhòng zhāo xǐ 。shí wēi shǐ shí bú shì cái ,
shuí wèi tú kǔ gān rú qí 。rǔ cáo yòu yí liè tǔ shí ,shēn shǐ mén hù duō jīng qǐ 。
hú wéi piāo bó mín hàn jiān ,gàn yè wáng hóu pō lì dǐ 。kuàng nǎi shān gāo shuǐ yǒu bō ,
qiū fēng xiāo xiāo lù ní ní 。hǔ zhī jī ,xià chán yán ,jiāo zhī héng ,chū qīng zǐ 。
zǎo guī lái ,huáng tǔ ní yī yǎn yì mī 。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-
《秋雨叹之二》
《泛江》
《能画》
《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、卢两侍御》
《寄从孙崇简》
《雨二首》
《观打鱼歌》
《望牛头寺》
《晚晴》
《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钧》
《醉为马坠,诸公携酒相看》
《李盐铁二首(一首题作李监宅,已见第九卷中)》
《枯棕》
《八哀诗。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》
《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、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》
《玉台观》
《别董颋》
《立秋雨院中有作》
《逼仄行,赠毕曜(一作bX々行,一作赠毕四曜)》
《客至》
《潭州送韦员外牧韶州(迢)》
《瞿塘两崖》
《曲江二首》
《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》
《岁暮》
《为农》
《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(均)》
《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晋肃入蜀,余下沔鄂》
《八哀诗。故司徒李公光弼》
《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/ 丹青引赠曹霸将军》
《秋尽》
《秋兴八首·其一》
《曲江对雨》
《孤雁》
《梅雨》
《狂歌行,赠四兄》
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
《春日忆李白》
《缆船苦风,戏题四韵,奉简郑十三判官(泛)》
《蒹葭》
《新婚别》
《咏怀古迹五首·其二》
《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》
《赠别何邕》
《奉答岑参补阙见赠》
《百忧集行》
《蚕谷行》
《春归》
《宿凿石浦(浦在湘潭县西)》
《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,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省》
《暮寒》
《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》
《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》
《引水》
《骊山》
《晓望》
《陪李梓州、王阆州、苏遂州、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》
《客亭》
《春远 / 春运》
《送李卿晔(晔,淮安忠公琇之子,时以罪贬岭南)》
《复愁十二首》
《早起》
《琴台》
《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》
《阆州东楼筵,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,得昏字》
《寄题江外草堂(梓州作,寄成都故居)》
《促织》
《花底》
《老病》
《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》
《崔氏东山草堂》
《苦战行》
《南邻》
《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,先寄严郑公五首》
《送张二十参军赴蜀州,因呈杨五侍御》
《园》
《久客》
《南征》
《元日寄韦氏妹》
《朝二首》
《寄高三十五詹事》
《所思》
《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》
《上白帝城(公孙述僭位于此,自称白帝)》
《热三首》
《发同谷县(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纪行)》
《江亭王阆州筵饯萧遂州》
《暮秋将归秦,留别湖南幕府亲友》
《鸥》
《别唐十五诫,因寄礼部贾侍郎(贾至)》
《西山三首(即岷山,捍阻羌夷,全蜀巨障)》
《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》
《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》
《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》
《绝句二首》
《乾元中寓居同谷县,作歌七首》
《中夜》
《徐步》
《严公仲夏枉驾草堂,兼携酒馔(得寒字)》
《哀江头》
-
-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祖籍河南巩县。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。青年时期,他曾游历过今江苏、浙江、河北、山东一带,并两次会见李白,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。唐玄宗天宝五年(746),杜甫来到长安,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,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,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。从此进取无门,生活贫困。直到天宝十四年(755),才得到「右卫率府胄曹参军」一职,负责看管兵甲仓库。同年,安史之乱爆发,此时杜甫正在奉先(今陕西蒲城)探家。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(今陕西富县境),只身投奔在灵武(今甘肃省)即位的肃宗。途中被叛军所俘,押到沦陷后的长安,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。直到至德二年(757)四月,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(今陕西省凤翔县),授官左拾遗。不久因疏救房琯,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。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,抛弃官职,举家西行,几经辗转,最后到了成都,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,在城西浣花溪畔,建成了一座草堂,世称「杜甫草堂」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、检校工部员外郎。严武死后,他离开了成都,全家寄居夔州(今四川奉节县)。两年后,离夔州到江陵、衡阳一带辗转流离。唐太宗大历五年(770),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。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,时而雄浑奔放,时而沉郁悲凉,或辞藻瑰丽,或平易质朴。他擅长律诗,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。他的诗声律和谐,选字精炼,「为人性癖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」,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。在我国文学史上有「诗圣」之称。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。有《杜少陵集》。